試用期員工不適任? 若要好好安置不適任員工,需注意這 5 大細節!

每間公司對於新進員工的期待和標準各不同。「試用期」是一個企業及員工雙向篩選的過程,讓公司與員工都有機會了解彼此的在工作上的想像與需求,是否符合預想、以及實際表現是否適合。
然而,許多人卻對於試用期的合法性和解僱程序存在著這樣的疑問:「資方真的可以隨意在試用期內,解僱不適任的員工嗎?」
試用期合法性:資方能輕易開除不適任員工嗎? 🤔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內容所述,雖然試用期的存在是合法的,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可以隨意的解僱員工。在試用期內,資方若要解僱員工,仍需符合相關的法定條件。簡單來說,試用期並不是讓公司可以隨便解僱員工的「免責期」,資方必須有充分的理由並遵守相關法規。
員工不適任的常見糾紛:兩方立場解析 ⚖️
在現實情境中,因新進員工不適任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。以下是兩個常見的例子,透過這些案例,我們可以更清楚了解資勞雙方的立場及可能存在的爭議。
案例一:工作表現與公司期望不符
某公司新進一名業務員,該員工在面試過程中表現出色,並對工作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。然而在試用期間內,他的業績不但未達公司要求,且在與客戶的溝通上也頻頻出現問題。經過幾次輔導後,公司仍認為他不適合該職位,決定提前終止聘用關係。
- 資方立場:公司認為已經提供了充分的培訓與支持,但該員工未能達到基本的業績標準,無法勝任職務。
- 勞方立場:員工認為公司的期望不合理,且公司並未給予他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環境。
案例二:文化適應問題
某科技公司招聘了一位技術工程師,該員工在專業能力上表現非常優秀,但在團隊合作和公司文化適應方面存在問題。他經常無法融入團隊的工作流程,並有和其他同事產生摩擦的情況。公司認為像這樣的問題沒有辦法在短期內改善,於是決定終止勞動契約。
- 資方立場:公司認為除了技術能力外,團隊合作和文化適應同樣重要,而該員工無法融入團隊的情況,將會影響團隊整體的工作效率。
- 勞方立場:員工認為這是完全是個人風格的問題,與工作能力無關,公司不應以文化適應問題為理由解僱他。
這些例子顯示出,不適任問題不僅限於工作能力,更往往涉及態度、適應性等多方面的因素。勞方容易感到公司對於試用期的要求不夠清楚,甚至過於苛刻;而資方則容易認為員工的表現未達預期,無法繼續合作。
建議公司對員工不適任的處理方式:別輕易說分手! 📖
當企業評估該員工不適任時,一般有分為幾種處理方式:約談、再訓練與解僱。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,都應該遵循合法且公平的程序,以避免後續的勞資糾紛。
步驟1+1,約談與再培訓
企業可選擇透過約談與再培訓的形式來幫助員工改善不足之處,這樣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,還能降低員工流失率,達到從不適任到適才適所的目的。常見的做法包括:
- 技能強化訓練:
針對員工工作中的具體問題,安排專業的培訓課程。 - 工作內容調整:
將員工調整到更適合其能力的崗位,以發揮其特長。 - 輔導與支持:
指派經驗豐富的員工或主管作為導師,提供個別輔導。
步驟2,低風險的合法解僱辦法
如果企業在約談、再培訓與實際評估後,發現員工仍然有不適任的情況存在,最後還是決定解僱該名不適任的員工,那麼以下幾項重點,都是可以幫助在進行解僱環節時、降低勞資糾紛風險的小撇步:
- 確認不適任原因:
必須有清晰、具體的證據證明員工未能達到合理的工作標準。 - 書面通知與溝通:
提前與員工進行溝通,說明不適任的原因,並提供改善的機會。 - 最終通知:
如員工在合理時間內未有顯著改善,應發出書面終止通知,並說明解僱的法律依據。 - 依照法律給予補償: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規定,解僱員工應依其工作年資支付補償金。
好好分手不適任員工,以避免成為法院真人P.K.導火線 🧨
最後若決定分手試用期不適任的員工,主管與企業HR在處理的過程中,需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溝通的小細節,為避免解僱成為勞資糾紛的導火線: 處理試用期內的不適任員工,需要企業在人力資源和法律程序上做到細心、謹慎與適切等條件。只有在遵守法律規範的基礎上,進行透明的溝通與專業的應對,才能確保雙方利益平衡、避免糾紛的發生。
- 溝通透明且尊重
企業應始終保持開放的溝通態度,尊重員工的意見和感受。在每次反饋中清楚解釋公司的期望和員工未能達成之處,並給予足夠的改善機會。 - 避免情緒化處理
勞資雙方在討論不適任問題時,應保持專業態度、避免情緒化與個人化的表達方式,集中討論實際上的工作表現與公司需求。 - 準備充足的證據
若最終走向解僱程序,企業必須確保所有的溝通紀錄、績效評估和不適任證據完備,這些資料將成為後續解釋決策的重要依據。 - 提供合理補償與支持
解僱後,除了依法給予合理的補償外,企業還可以考慮提供額外的支持,例如轉職諮詢、推薦信等,幫助員工順利過渡到下一份工作。 - 勞資糾紛建議諮詢
如果真的遇到勞資糾紛且情節複雜,企業應該及時尋求專業的法律諮詢。透過諮詢專業人資顧問團隊或UniAI等初步解惑工具,可以協助企業快速掌握法律框架並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,避免勞資糾紛進一步升級。
需要更詳細的建議或協助嗎?點擊加入官方LINE ,馬上有專人為您服務!